115载芳华流转 弦歌不辍共潮鸣

发布者:sudytech发布时间:2021-11-22浏览次数:787

在清甜的桂花香里,上海理工大学迎来了115岁生日。校园里阳光拂面、人流熙攘,满头银发的老者与风华正茂的青年或漫步而行或簇拥而谈。他们来处不同,但他们都有着共同的名字——上理人。传承与创新,开放与包融,融入了学校的文化基因,继续书写着蓬勃向上、追求卓越的上理故事。

 

文化传承,联结上理人的记忆、情怀与担当

“我们的大学有三重使命:培养人才、研究学术和改造社会。中国有五千多年历史,四万万同胞,只要教育界同仁一致起来积极努力,目光放得远,脚跟立得定,苦干、实干,一定可以让中国振作起来,富强起来!”在学校大礼堂,大师剧《刘湛恩》115周年校庆演出正在举行,来自机械学院的王哲涵已经是第三年扮演刘湛恩:“老校长刘湛恩的经历深深触动着我,对我的性格磨砺、专业选择等很多方面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希望通过饱满的表演去诠释他的精神,让更多人读懂先辈的情怀,传承先辈的坚守。”

 

大师剧《刘湛恩》115周年校庆演出

  

除了大师剧,今年开馆的刘湛恩烈士故居红色文化主题馆也成为校友们重温校史、汲取力量的“课堂”。身着红色卫衣的志愿者一早就在馆外等候,基础学院的李笑宇同学就是其中之一:“在一次次讲解中,我了解到学校红色血脉的传承,一代代英勇的革命烈士和为国家奉献的科研工作者的事迹,激励着我今后投身先进制造业。随着讲解次数的增加,我的这个信念也愈发坚定。”

馆内,1992年毕业的能动学院校友童雪翔仔细浏览着每一块展板,他感慨道:“我们的技能基础是在这里打下的,后面的一切也是在这里起步的。母校带给我的财富巨大而深远。”

   


刘湛恩烈士故居红色文化主题馆志愿者


校庆日当天,学校还发布了《悦读——百年上理优秀历史保护建筑》画册。作为“建筑可阅读”项目的延伸,画册的每个细节都几经打磨。思晏堂、工科讲堂、科学馆……阅读画册中一幢幢矗立百年的建筑,就是阅读我们的大学文化和精神血脉,引导着翻看画册的校友师生寻根追梦。

 

开放包融,从沪江园走向世界

充满英伦风格的红色双层巴士展示了英国文化交流中心亮眼的成绩单,南瓜主题装饰展现了美国文化交流中心的金秋硕果,“绘马”这一日本传统祈福习俗可以在日本文化交流中心进行沉浸式体验,倒旗形式展出的精选活动照片将德国文化交流中心发展的点点滴滴娓娓道来……沪江国际文化园的十周岁“生日宴”,吸引了众多师生校友驻足庆贺。十年来,沪江国际文化园不断从国际文化沉浸式体验、海外高校深度学习交流、全球化人才职业素质建构等多维度丰富着学校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

  

在红色双层巴士前留影

  

“读书时候,我在美国文化交流中心做过志愿者,各个文化交流中心让我看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让我了解到没有探索过的世界,也培养了我的交际能力、判断能力和策划能力,这对我当前在外企的工作有很大帮助。”版艺学院2017届校友杜宇安感叹道。

作为日本文化交流中心的首届志愿者,2014届毕业生王飞飞今天再次回到这里:“十年前在日本文化交流中心当志愿者的经历仍历历在目,我们曾奔赴日本救助灾民、前往云南山区帮教、和贫困山区儿童一对一结对……我们用志愿精神和公益力量为世界点亮了更多的光,留下了很多暖心的回忆。”

  

校友“打卡”沪江国际文化园

  

在北欧大草坪上,古巴文化节充满异域特色的音乐、热情奔放的舞蹈表演也让“庆生”氛围更加浓烈。古巴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拉美国家,今年是中古建交61周年,古巴的生物科技、医疗水平享誉全球,在古巴驻沪总领事内斯托的关心与支持下,我校与古方在生物医疗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科技创新交流与合作,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上海理工大学始终秉持打开“校门”办大学的发展理念,致力于同全球志同道合的高校共谋发展、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为沪江园里的学子走上世界舞台搭建交流互鉴的“绿色通道”。

    

古巴文化节开幕式

  

古巴文化节现场  

 

以学术庆生,让创新唱“主角”

管理学院组建15周年庆祝活动暨校外专家受聘仪式、制冷暖通行业校友研讨会、外语学院“外国文学与课程思政”学术研讨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尚理论坛”……在这个温馨的校庆日,诸多具有“创新”特色的活动精彩纷呈。

在基础学院和光电学院举办的“‘卫’理庆生,‘星’梦启航——‘思学讲堂’校友专题讲座”上,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林宝军和北斗导航卫星副总指挥沈苑两位重磅级嘉宾,为师生带来了一场与微小卫星密切相关的分享交流。“讲座中,我们了解了中国人自己的导航卫星北斗卫星的研究历程,新时代的北斗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沈苑学姐是基础学院信息工程第一届学生,她说,科研工作者能在现代化科研院所从事最有创新性的工作,能将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是我们这代人的幸运。我们要以沈苑学姐为榜样,坚定信念,保持热爱,不懈努力,未来一定属于我们。”工科智造类刘雯同学讲道。

  

“思学讲堂”校友专题讲座

  

“未来研究应以创新型思维为主,同时要把研究成果写在企业中,将研究和应用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更大价值。”在材化学院举办的“尚理校友”讲坛上,全国模塑生态联盟主席、中国模具工业协会职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校友杜继涛讲道。

  

材化学院“尚理校友”讲坛  

  

在第十三届“光电杯”创新设计大赛决赛现场,光电学子们带来了医疗、家居、餐饮等各个领域的“金点子”。2019级数据科学专业的陈朗、古雨笙、蒋婵、沈涛莉设计了“基于机器视觉的食物残羹智能化判别系统”,能够帮助各食堂精准分析消费者习惯,在餐食供给端和消费端之间形成良性循环,既可以优化食堂的经济效益,又响应了“光盘行动”的号召。

  

能动学院制冷暖通行业校友研讨会


管理学院组建15周年庆祝活动

 

校友回家,还是温暖“Feel”!

校园文创产品寄托着校友对母校的情感。绘有校园四季风景的明信片、镂刻着学校建筑剪影的纸雕灯……在“上尚至礼,汇创沪江”文创作品展上,凝聚着师生智慧的文创产品各具创意、制作精美,吸引了许多校友驻足欣赏。“犹记红塔”八音盒是迎接115周年校庆的“新品”,上面树立着上理校门、大礼堂等建筑的缩小版,一艘小船围绕着它缓缓转动,呼应着“每一艘开往上海的轮船都必须在这所大学的视线内经过”,汽笛声声,为这座百年学府增添了一份独有的韵味。

  

“犹记红塔”八音盒  

  

哥特风、酸性设计、孟菲斯几何……这些广受年轻人喜爱的潮流艺术风格如何融入百年上理的校园文创设计?在尚理汇门口,是一场复古与新潮碰撞的文创集市。“借着115周年校庆的主题,我们探寻到校园里许多美而细微的元素,能向校友展示自己的作品,以独特方式阐释学校文化,我们感到特别有意义”,版艺学院2019级视觉传达专业的吴懿萱和刘婧玲同学说道。


复兴路校区1195號Café开业


健康学院校友篮球赛活动


当校友们再次踏入学校大门,还是似曾相识的温暖感觉。1958年毕业的范建文已白发苍苍,他深情回忆:“我读书的时候,学校还叫上海机械专科学校,思晏堂还被大风刮倒过,幸好及时修缮了……”老校友指着不远处的建筑,按捺不住自己的激动:“学校发展日新月异,我读书的时候只有两千名左右的学生,现在学生变多了、校园扩建了、学校越来越好了!”

杰出校友李少华在2001年毕业后,开创了“水成”公司,企业从“行业小白”成长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直饮净水机市场的弄潮儿。母校提供的成长沃土与发展空间,让他感念至今。“老师同学们都给了我很大帮助,特别是在成长的关键时期,总有人指引我走出困境。”当谈及对大学教育的最大感受,他不假思索:“一定要优势成长,做自己想做的事,朝自己的目标进发,成为想成为的人。”  

  

校友返校留念

  

 供稿:新闻中心

文:张凡非、潘全尧、何文瑾、钱王晔、

刘莹、于俊欣、章澄、张新妍、李卉云

图:刘邓云飞、潘晟昊、赵祖耀、李盈霏、钱霄桐

侬洋、曹家宁、姜骏杰、马瑞、郑锐、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