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心中有爱、眼里有光、肩上有责。近日,学校举行了2024年学生工作考核优秀辅导员展示交流会,来自13个二级学院的22名获评本年度优秀的辅导员基于不同视角,结合学院特色和自身工作,汇报了2024年学生工作的特色、亮点和成绩,集中展现了辅导员群体坚持以生为本、潜心育人一线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情怀。
他们是青年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成长中的“同路人”,更是新时代铸魂育人的“逐梦人”。他们是良师、是益友,用爱与智慧陪伴每一个学生成长,以实际行动践行立德树人、强国有我使命担当。
在此,让我们一起走近2024年上海理工大学学生工作考核优秀辅导员,感受其风采,聆听其故事,从实践中汲取力量,从引领中砥砺奋进,共同见证青春的力量与理想的光芒。
国际化发展之路,赋能成长
个人简介
苗朋朋,女,中共党员,中德国际学院辅导员、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人,学校大学生领导力(沟通与表达)课程负责人、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全球生涯教练、上海学校中级心理咨询师。曾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总决赛银奖指导老师、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上海赛区金奖指导老师、首届高校心理情景剧大赛优秀指导老师、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十年奉献奖、第四届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比赛二等奖、上海理工大学辅导员年度人物、“十佳辅导员”、“三八红旗手”、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校赛主持人和优秀指导教师。指导相关师生团体在上海市和全国朗诵比赛和表演比赛中获得佳绩。


工作事迹
思想引领,德育铸魂。
她始终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走访陈望道故居、秦皇岛码头的留法勤工俭学主题教育以及参观中国留学生博物馆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党的历史,激发爱国情怀和进取精神。多年来坚守第一课堂,认真负责《沟通与表达》课程,将价值观引领融入教学,让学生入脑入心,为学生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心理护航,多元创新。
她用心打造心流交融的良好氛围,配合心理中心和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干预重点案例,完善医教结合、家校共育体系。她创新艺术性工作法,运用心理剧、绘画、雕塑等形式,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认知和人际交往能力;邀请同济和上财的专家开展心理讲座,为学生赋能应对压力和善用沟通技巧;组织教师专场心理讲座,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承办校级心理委员和心协成员团辅培训,助力学生干部成长。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她逐渐构建出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自我认知、探索和发展的心理工作模型,并指导中德国际学院心理协会获评 2024 学校阳光先锋学生团体,自己也荣获阳光先锋优秀教师光荣称号。
学风建设,朋辈共进。
她多年来坚持早读制度,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并开展学习方法主题教育,细化学习结构。她及时总结复盘,树立典型,组织学风建设表彰大会,激励朋辈成长;带领学生加入科创团队,增强科研意识,所带学生在创新大赛中屡获佳绩,她也因此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
职业规划,助力起航。
在助力学生国际化发展上,她积极构筑平台,充分发挥 Career Center2.0 育人功能,开展企业会谈,组织联合招聘会,进行职业发展问卷调研并制定辅导方案,认真组织海外学期培训工作,举办自我介绍和简历制作培训,积极组织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使学院的就业率、升学率和高质量就业率名列前茅。在学院的 ASIIN 评估中,她积极组织学生和校友建言献策,助力学院顺利完成评估。
资助育人,全面关怀。
她探索出“精准画像、制定方案、搭建队伍、赋能助力”的“四步走”工作法,建立自强团队,打造“阅平台”,将劳育和德育紧密结合,2024年中德国际学院 75% 的贫困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
多元工作,协同发展。
她积极做好情感纽带,让国际化名片持续发光。组织校友举办实习宣讲会、召开校友理事会与基金会会议,归拢海外学生到德国校友分会,组织校友返校活动等,为学院发展注入新动力。作为学工办负责人,她统筹日常事务,注重队伍建设,传帮带,聚团结。积极调动各方资源,共同推进“三全育人”。
十七年来,她先后在中英国际学院、管理学院和中德国际学院默默耕耘,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的初心和使命,以卓越的工作和独特的魅力,为学生的国际化发展之路助力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