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让我们一起走近2024年上海理工大学辅导员年度人物,感受其风采,聆听其故事,从实践中汲取力量,从引领中砥砺奋进,共同见证青春的力量与理想的光芒。
材料与化学学院邢青
邢青,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2019年毕业于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现任上海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本科生辅导员,院团委书记、校辅导员协会执行副会长。曾获2022年度上海高校团干部示范典型、2024年上海市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理论学习示范个人、2023年度市教卫系统老干部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课题研究成果二等奖等荣誉40余项。指导学生组织和学生获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反走私创作大赛三等奖(艺术设计类作品)、2022年度上海高校活力团委和活力团支部、“社团·中国说”大学生讲师选拔赛一等奖、校级先进班集体、最佳学生会、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一等奖等荣誉。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精心引导与栽培。从事辅导员工作以来,她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个性成长指导、陪伴齐思共研为工作重点,持续深入做“在学生身边”的思政工作,在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立德铸魂、精勤授业、陪伴成长,始终与青年学生共成长、育人工作与理论研究齐发展。
一横一纵织信仰 做立德铸魂的施肥人
以“红色·领航”党建带“多彩·护航”团建为纵向抓手,用好理论学习、用活红色资源、用足榜样激励的横向动能,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自觉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每学期带头讲授《做与新时代同行的追梦人》主题团课,围绕关键节点和重大事件,结合读书班、本研联学等形式全覆盖开展学习实践,累计参学青年2000余人次;广泛开展“青春告白祖国”“歌声中的党史”等系列活动,让红色教育入脑入心。
坚持用红色基因铸魂育人,每年寒暑假期间,学生党员和青年团员组成10余支行动分队,党员“红”结对团员“青”,在一次次探访、一场场活动、一遍遍记录中,把红色记忆、红色传统与红色基因深植学生心中。
抓好“材化新青年”官微、到梦空间第二课堂等平台,精心打造“印象材化”“洞见材化”“定格材化”等内容单元;着眼荣耀材化,设计制作完成优秀校友墙、网红打卡角、创全氛围营造等,把校院师德典型、优秀导学团队和保研学生特别是青年骨干邀请到主题团日、团课、团建中来,分享心得经验、挖掘精神富矿,解决好信仰信念这个“指南针”问题。
一撇一捺护青春 做精勤授业的灌溉人
坚持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要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两条主线的重要一撇,以学科发展为背景、以共性需求为导向、以个性发展为契机,书写学生个体化成长成“材”的人生一捺。
从班风、学风、舍风三个维度制定年级一体化工作台账。依托学院学霸导师团等,鼓励优等生为学困生进行学业帮扶;通过定期查寝与突击查寝,进一步走入学生生活、掌握学生动态、守住安全底线。夯实基础的同时注重以生为本,做实学生骨干、教师队伍、班集体和家校之间的多方协同育人,开展辅导员-班主任协同育人理论研究,努力画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同心圆。
结合所带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薄弱的问题,将团学工作与德育、美育相结合,组织开展“美育-陶艺”系列体验课程,“多材生活瓶添乐趣”马赛克花瓶DIY等活动,以“作品/活动/行为+文化”的形式实现“1+1>2”的教育效应,凝练出美育融合相关论文2篇,为学生全面发展增效添彩。
着眼团学实践育人功能,协同打造“少儿创想科学实验站”志愿服务项目品牌,与静安区、杨浦区少年儿童图书馆等达成合作协议,分设“新星点灯”“小小科学家”“科学小达人”等针对性、特色化的分站活动,每年30余次,覆盖2000余人次,向社区和大中小学生普及推广材料科学知识和精神。
一内一外立表率 做陪伴成长的耕作人
作为一名辅导员,深刻认识到,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应有一潭水。向内坚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驱动力,向外以多元化工作实践锻炼助推科研发展、以青年科学研究反哺思政教育本身,朝着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道路迈进。
向内,以辅导员协会为平台,以职得辅导员能力提升工作室为依托,组织开展工作例会、素质拓展、技能提升等内容,基于辅导员成长凝练论文2篇、申报课题2个,为自身能力提升与成长发展提供思考。
向外,以挂职锻炼为契机,以实践参与为桥梁,积极带领学生参与学生领导力提升——高水平大学建设“大世界”项目交流、进博会、青马工程班等活动组织,在深入参与、交流过程中了解学生情况,陪伴学生成长成才。
期间,持续参与军事理论课;市级、校级培训20余次,主持、参与市级、校级等多项课题,凝练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以学习促提升,以研究促反思。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学生的拔节抽穗是个延续的过程,之后她将始终手秉暖烛、满怀热爱,做好青年学生的悉心教育、倾心引导、关心服务。“不祈每一滴汗水皆能凝结成果实之璀璨,唯愿每一段成长征途皆能邂逅那漫天星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