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疗愈赋能心灵——大学生心理协会参加“艺术与心灵的对话”主题活动

发布者:陈峰发布时间:2025-10-21浏览次数:12

1017日下午,由上海市杨浦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医教结合”试点项目组、上海市杨浦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师资队伍强基”项目组、上海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李正云)工作室主办,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震旦美术馆承办的艺术与心灵的对话主题活动在震旦美术馆顺利开展,该活动亦是杨浦医教结合十周年系列重要实践之一。上海理工大学大学生心理协会师生一行4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在艺术浸润中探索心灵成长路径。

鼓圈疗愈环节率先拉开序幕,师生们各自选取非洲鼓、沙锤、三角铁等打击乐器,在专业指挥老师的手势引导下开启节奏互动。从最初的试探敲击到后来的默契共鸣,不同音色交织成流动的声场,大家在鼓点起伏中释放压力,于音乐共振中拉近心理距离 。参与学生表示,无需音乐基础的沉浸式体验,让学业压力随鼓点自然消散。

  随后的正念解压模块构建起身心放松闭环。师生们在静谧空间中体验正念冥想,伴随芳香疗愈的舒缓气息调整呼吸节奏,再以正念行走的慢节奏感知身心联结,逐步回归内在平静 。该体验由我校心理中心专职谢焜老师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唐筱蓉老师带领,这也是我校于2024年度入选上海高校“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心理健康教育典型案例培育项目—《“00”后大学生朋辈正念减压团体辅导》的成果展示。

AI论坛环节聚焦数字时代心灵关怀,专家学者与参会者围绕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人工智能与心理工作领域的关系艺术与疗愈成长等议题展开探讨。上理学子结合校园心理工作观察提出疑问,在思想碰撞中深化对技术与心灵平衡关系的理解。

在此过程中学生们释放了压力,舒缓了身心,增进了健康。大学生心理协会也借此机会,加强了与其他高校心理朋辈社团的联络,交流了朋辈心理工作的心得与体会,收获了友谊与快乐。

  上海理工大学历来重视学生朋辈心理社团的指导与管理,将医疗资源引入校园,强化朋辈服务的科学性与专业性;重视心理实践育人,推动心理育人融入“五育并举”全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供稿: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大学生心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