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动力学视角下的疑难个案督导:以专业成长守护学生心理健康

发布者:陈峰发布时间:2025-11-04浏览次数:10

为持续提升学校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胜任力,1029日,上海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组织开展了十月份心理咨询案例督导活动。本次活动特邀同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美国精神分析学院精神分析师候选人殷芳担任督导师,校内专兼职咨询师及杨浦区高校医教结合项目组近20位教师参与。

本次督导聚焦上海理工大学一例实际咨询个案,案例涉及一名大二女生因亲密关系问题引发的自恋议题。殷芳以精神分析动力学为理论框架,借鉴巴林特小组工作模式,组织大家围坐成圈,首先对受督咨询师进行了45分钟的一对一的个体督导。她从自体心理学角度出发,引导咨询师深入理解来访者的内心世界与防御机制,同时帮助其识别来访者内在的自体力量与成长潜能。 

在随后的集体讨论环节,参与教师结合各自临床经验,从多角度展开探讨:包括来访者症状形成与维持的心理动因、现阶段可行的干预策略等。殷芳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逐一回应,并延伸讲解了自恋与边缘型人格特征的临床表现及自体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进一步拓宽了咨询师的理解维度。整场督导在积极而专业的氛围中进行,通过案例剖析与理论整合,有效增强了咨询师对复杂个案的概念化能力与干预信心。殷芳在总结中不仅对个案进行了全面评估,也为后续工作指明了具体可操作的干预方向。

上海理工大学始终将心理咨询师队伍的专业成长作为重点工作,通过定期案例督导、专题研讨等机制,系统提升咨询师的专业胜任力与临床判断力。本学期学校将继续每月邀请一位不同流派的资深专家开展团体督导,不断夯实咨询师的理论功底与实践技能,从而为全校学生提供更精准、深入的心理支持服务,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供稿:上海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